產科醫鴻鳥 第一季-1 之醫療人球
日本的生產制度與保險跟台灣不太一樣。主要會跟生產醫院有關係(2016參觀慶應大學時生產費用大約是一百萬台幣左右),具備合適保險身份可以跟國家申請補助。日本的助產士在生產佔很重要的角色。
所以一個沒有產檢過(註冊)的孕婦,的確有可能會變成一個醫療上的人球。
其實在台灣國健局補助的十次產檢,可以大致篩檢出可能高危險的孕婦,我在醫院的時代也曾接受過從未產檢過,一來就是高難度問題的狀況(不過,我們並沒有不能接收的權利,換言之,硬著頭皮本著醫師的專業,還是做該做的事)。你問我為什麼危險,因為一來就生,什麼資料都沒有正是所有不可預測中的大魔王。
#第一孕期妊娠風險評估非常重要!
自從FMF推廣倒三角形的產檢思維後,在臨床上前三個月就可以當成是“分類期”,把孕婦提早篩檢成不同風險族群,提供所需要的產檢密度(低風險著按原國健局設計即可)。真正受益的其實是可能會被忽略的潛在高風險病患,可以透過早期介入跟高密度的觀察,改變整體預後。
最重要的是,能讓醫師與孕婦跟家屬間先做好準備。
可惜的是,早期介入的條件是好的超音波儀器配合有更新觀念的臨床醫師,所以以我曾待過的中部地區來說,跟台北市真的有海一般的差距,透過網路,希望也能喚醒大家對於早期篩檢的重視,不要錯過第一孕期的風險評估管理。
#每次說到台灣醫療方便就跟便宜劃等號讓第一線醫師好桑心
#台灣的低價總是建立在勞工過勞基礎上真令人不甘
#感恩老大帶頭拼出專業的價值